• Home
    Home This is where you can find all the blog posts throughout the site.
  • Categories
    Categories Displays a list of categories from this blog.
  • Tags
    Tags Displays a list of tags that have been used in the blog.
Posted by on in 随便说说
  • Font size: Larger Smaller
  • Hits: 2749
  • 0 Comments

从清华到剑桥

从清华到剑桥

转眼已经一年过去,剑桥的大一就这样划上了句号。一年以前,怀着对留学生活的种种期许和些许不安,我离开清华,来到了八百年历史的剑桥小镇。清华、剑桥两校的同学经常问我,两所大学究竟有什么不同?哪里更好?其实我也不断地在问我自己。在清华电机系和剑桥工程系分别读完大一,我逐渐有了一点粗浅的答案。


生活:集体与自主

清华的集体主义是出了名的。从入学开始,每个人就树立起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好胜心。小到班级、社团,大到院系、学生会,各种各样的团体渗透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

 

在清华,从大一军训开始,每个本科生就和同院系、同专业、同班级的同学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四年。可想而知,在同一屋檐下学习、起居,这样形成的感情必定是亲如一家的。学生社团往往也是如此。比如我工作过半年的学生对外交流协会(ASIC)就特别强调老人对新人的传帮带,对每个学期加入的“新小孩”建立了mentor-mentee制度;只有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会员,才有机会在第二年竞争委员会的职位;而更多的、没有入选委员会的“老人”们,则继续留在协会默默付出。如此一来,就使得不同年级的会员之间消除了陌生感,以至于毕业好多年的“老人”还与协会维持着很好的联系。

 

而更多的时候,大家都以“清华人”自居,母校的荣誉高于一切。清华与北大两校之间一刻未停的互相调侃与自我嘲讽,正是源于这种对于母校的自豪感。我曾经在现场观看了清华学生军乐团的新年音乐会,当乐团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返场演奏校歌音乐的时候,观众们竟然自发地全体起立,即兴合唱了清华老校歌。实话说,我相信国内的大学生能记得自己学校校歌歌词,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样令人动容的场面,可能也只有清华会发生了。

 

我个人体会,这种集体意识至少带来了两点益处。首先,集体的力量有助于克服个人的惰性。比如学习,每到考试前夕,几乎所有的班级都会组织集体自习(班干部借用一间公用教室,组织全班同学一起复习迎考)。再比如体育,以班级为单位的阳光长跑每天都在宿舍区操场进行得热火朝天。无论刷题还是跑步,没有班级的组织,恐怕我都很难坚持下来。第二,同学间的友谊更加深厚。像我这样只在清华待了一年的人,都对这座园子、这批同学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更不用说在园子里学习工作了四年、九年甚至一辈子的人了。在这里,每个人享受着集体带来的自豪与荣誉,同时通过对集体的付出获得他人的认可。清华人往往给外界留下“靠谱”的印象,很大程度上与他们不计私利,愿意为别人、为集体做事有关。

 

相比之下,剑桥则是崇尚独立自主的典型。在这里的一年,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不论做什么都要靠自己。

 

也许是出于英国人近乎极端的隐私意识,剑桥的所有宿舍——不论学院、不论大小——都是单人间。(事实上,英国几乎所有的学生宿舍都是如此。)而且,宿舍每年都要重新安排,假期住宿往往也是临时宿舍。这样一来,相对固定的邻居都几乎不可能有。生病了,要自己买药、煮粥,还尽量不能误课;郁闷了,连卧谈的人都找不到,只能自己消化。总之,从最基本的生活起居,到学习和人际关系,剑桥的学生都显得很独立自主。

 

我所在的工程系,三百多位大一学生在一起上基础课。课时虽多,但从不点名、签到。大多数时候,老师讲课还算风趣,偌大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而如果老师讲课不那么引人入胜,再遇到寸时寸金的复习周,可能就只有二三十个人来听课了。放在国内,这可算是对老师的“大不敬”,说不定还要上纲上线、处分学生。而在剑桥,老师竟然也能坦然面对,不紧不慢地对着空荡荡的教室讲上一整节课。不仅如此,系里竟然还为了方便不来上课的同学,陆续将各门课程的讲课录像传到了网上。学校不管出缺勤,是因为他们认为学习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要年末通过考试,就“万事大吉”;相反,一旦不及格,就要离开剑桥。至于学生是通过上课学习知识,还是通过看视频,或者是看书自学,那是学生自己的选择。

 

课外活动更是如此。我从没有遇到过官方组织的、必须参加的活动。哪怕开学典礼(更确切地讲,是“入学晚宴”)这样重要的场合,也仅仅是学院向新生发出请柬,学生可以选择参加或者不参加。平时的各种文体活动,均由校园里大大小小的社团自筹经费、自发组织。学期当中,我几乎每天都收到不同社团的推广邮件,SNS上的宣传更是铺天盖地;如果在宣传上稍有松懈,或者某次活动令人失望,那么这个社团很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一旦失去人气,由于社团经费往往来自会员缴纳的会费、活动门票收入以及赞助商的资助,社团的生存就会变得很艰难。这种生存的压力,在隶属于团委的国内高校社团是很难体会到的。

 

剑桥是块砥砺个人能力的磨刀石。从生活到学习的方方面面,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学习上,编程和制图的很多东西完全要靠自己查阅;在社团工作中,我也有过挨家挨户向餐厅争取赞助的体会。其实,这就是逼着自己做以前不用做、不敢做、不想做的事;而正是这些事,成为了留学经历中最难能可贵、最不可替代的部分。我周围有不少同学都敢想敢为,早早地就将独特的想法转化成了社团甚至是公司,并打算长久地运营下去。且不论这些社团或公司是否真的成功,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其中的勇气和智慧,恐怕正是剑桥独立自主的环境所锻炼出来的。

 


课程:深厚与宽广

出于我自己的专业所限,所以这里只谈谈两所学校工科课程的不同之处。

 

清华的本科教学有“厚基础”的特色。所有工科学生在大一的课程设置几乎相同:数学(分析、代数)、物理(力学、热学、电磁学)、生物或化学、计算机,再加上专业大类的基础课(制图、电路等)。这些课程无一例外十分重视原理、定理的推导过程。比如数学,老师一定会将严密的理论框架全都搭建好,才开始讲解定理定律的应用——虽然前者并不是课程要求的内容。再比如制图,点、线、面的几何理论也一定是第一课。考试不但有应用类的内容,同时也很注重考察证明的过程、定理的例外情况等内容。由此可见清华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之深厚、扎实、严谨。这样的知识结构,对于进一步从事本专业的深入研究,无疑是一个坚实的基础。

 

形成这种教学思路,与国内高校的师资配备有关。举例来说,我虽然是电机系的学生,但我的数学课是数学系的老师来上,物理课是物理系的老师来上,制图课是机械系的老师来上。自然地,各专业院系的老师会用本专业的教学规范和理论体系来要求其他院系的同学。哪怕是为非专业学生“量身定做”的课程,也仅仅是略过一些进阶的知识点,而非改变严谨的框架。

 

说到课程就不能不说到考试和打分。清华在这方面基本上遵循了美式体系,实行学分制,每门课程的总评成绩往往由期中、期末、小测验、作业等等多个部分组成。由于校内外都将GPA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对分数锱铢必较也是常态,考试后找助教和老师争分数、求情也不鲜见。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高分难拿,因成绩差被退学或许更难。因为考试不及格可以补考、重修,只要满足毕业要求,哪怕延期一两年,也总能拿到毕业证书。学校作出退学决定时十分慎重。以中国的国情,考入清华是十分不易的;一旦退学,不但学生和家庭心理上无法接受(因此类原因酿成悲剧的案例并不少见),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成问题(无法退回高中参加高考,也无法转学)。基于此,一般不会因为成绩原因直接劝退学生。

 

在清华,学习成绩的竞争总体来讲还是良性的。但是也有我认为不甚理想的地方——实验课。这也是国内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由于实验课和其它课程一样,采用百分制计入GPA,却又不依赖期末考试,因此它成为了同学们“拉高”GPA的最好手段。而实验课成绩则几乎完全取决于实验报告的质量。这一方面是由于每次实验有二三十人,实验课老师对于实验的现场操作不可能照顾得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学实验本来就比较简单,实验设计已经十分成熟,每个人做出来的结果都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重报告、轻实验”的现象在国内高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实验报告的“遗传”(参考学长的报告)与“变异”(自己稍作修改)已经成为了通行的做法,每次实验前后花好几个小时写报告也是常有的事。甚至会出现某同学实验数据不好,却凭长达十几页的手写实验报告而拿高分的情况。

 

如果说“深厚”是清华教学的关键词,那么“宽广”无疑体现了剑桥理工科教学的特色。入学时,理、化、生方向的同学统一并入自然科学大类,各类工程学科的同学统一并入工程系。以我所在的工程系为例,所有同学在大一、大二都将学习一样的课程,涵盖数学、物理、材料、结构、机械、电路、控制等几乎所有工科基础课。这也不无道理,因为很多同学入学时并不深入了解各个工科门类,两年的基础课有助于拓宽视野、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在日后工作中也有助于做出统筹的安排。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课程的深度,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深入的内容到了大三分专业以后才会学到。

 

所有这些课程都由本系老师亲自授课。涉及到数学、物理等理科基础课时,他们可能专业性略逊一筹;但反过来讲,课堂、作业、考试的内容都更贴近工程应用的实际,对于理论推导的部分较少涉及。大部分重要的公式、定理不要求记忆,考试时可以翻阅统一的公式手册。对实践的重视还体现在教学方法上。比如流体力学课上,老师会用小型风洞做演示实验,博得满堂掌声;再比如结构力学课会经常用已学原理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建筑设计案例,让人颇有成就感。

 

剑桥依然对沿袭上百年的课程结构充满信心,没有采用近年流行起来的学分制体系。比如工程系大一,所有课程都必修,仅设年末一场考试。最后考试时将所有内容分成四张考卷,根据总分确定等第(从高到低共有一级、二级甲等、二级乙等、三级四个等第)。这种划分不像分数那样精确,所以大家也不会特别在意具体的考试分数。但一旦连三级都没有考到,除非有明显的健康原因,基本上就只能退学或转到其它学校重读了。补考、重修在剑桥都是不存在的。

 

剑桥工程系十分重视动手。实验课不但课时多,且根据复杂程度分门别类,要求也不同。最常见、最简单的实验仅需2小时,不用写报告;要求稍高的,需要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课后计算,并撰写实验报告;另外还有大型项目,往往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比如需要自行设计、搭建并测试的桁架承重结构等,这类项目需要上交更为详尽的报告,并参加比赛评奖。对于大一、大二学生,只要不迟到早退或者缺席实验课,就不会扣分。暑假期间,校方还要求学生必须自己找一份实习工作,作为课程必修要求的一部分。

 


这便是两所学校众多差异的两个侧面。清华与剑桥分别是中英两国的顶级学府,也因见长理工类学科而拥有更多的可比性。因此也可以说,这些差异是中英两国工科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风格和思路上的差异。尽管这种差异很大,但两所学校都为各自的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可谓殊途同归。

 

所以,我更加感到自己是幸运的。能够接受清华与剑桥中任何一所大学的教育,已是十分难得;而有机会以兼容并包的心态体验二者的特色,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样的经历让我意识到,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绝对完美的。相信自己的同时,尊敬、借鉴他人的长处,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Comments

Leave your comment

Guest Friday, 19 April 2024